為什麼要送紅白包?禮金文化背後的金融邏輯

「為什麼會有禮金文化?」

在台灣有著互送禮金的文化,結婚了要有紅包禮金,喪禮要包白包奠儀,這些文化到底是怎麼來的?

婚禮門口都會有個人專門在收紅包禮金。

這人會拿著一本簿子紀錄誰來了,包多少錢,以便之後人家結婚要回禮。

為什麼要這樣做?

這背後其實有個金融邏輯在,你得看懂這點,才會知道為什麼會有禮金文化。

/tmp/php2ccHOQ

禮金是一種「互助會」

《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》這本書提到:送禮與回禮之間的道理。

一、收了人家的禮,一定要還,否則跟親戚朋友的關係就打壞了。


二、還禮時,不能低於對方送的禮,至少要加 10% 以上。


三、逢年過節都要送禮。


四、親戚朋友買房、紅白喜事、生小孩等其他喜事都要送禮。

 

這四條規則是作者母親教導他的送禮細節。

我們可以發現,如果遵照這個規則來看其實報酬率挺高的。

我今天送你 5000 元的禮金,下次你就得回敬 5500 元,這報酬率高達 10%。

當然,這得建立在雙方都會維持這個禮儀的前提。

所以才會說「禮尚往來」,兩人都有維持這個禮,才有辦法繼續往來。

不然我包給你 5000 元,結果我結婚你人沒來,禮金也沒到,那我們的關係就打壞了。

 

另外我們可以觀察到,會需要送禮的情況往往都是人生大事。

例如買房子、搬新家、結婚、生小孩、葬禮等等,這些都需要用到很多錢。

在傳統年代大家都是辛苦來的,知道彼此都不好過,所以會在這個時候多少幫助對方一點。

也期盼在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會有人伸出援手。

 

「送禮」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祝福,但實際上背後隱藏的金融邏輯是「互助會」。

我出事的時候,你來幫我。

你出事的時候,我來幫你。

透過這種禮尚往來的互助性質,幫助彼此解決用錢困難的窘境。

 

互助的前提是:信任

為什麼禮金文化漸漸式微?

原因在於,過於傳統的年代大家都是處在同一個鄉村,範圍就小小的。

你今天沒有回禮,一下子就被傳開了,那你在這個地方哪還有臉跟人家相處?

大家都會知道你這人背信忘義,幫助你是沒有任何好處的,因此會漸漸疏遠你。

 

不過隨著經濟發展,從農村社會改變為商業社會,大家的工作範圍跟居住地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變。

子女開始到外地生活,甚至結婚買房在外地扎根,已經不像過去的人們有那麼強的聯繫在。

有時候人住在台北,而你婚禮喪禮辦在屏東,即使想過去也不方便。

這種城市化的發展也漸漸影響到禮金文化。

 

前面提到,禮金文化是建立在禮尚往來這個前提。

你沒回禮,就是打壞信任。

一旦沒了信任,這個互助會的形式就走不下去了。

沒有了禮金這個互助會該怎麼辦呢?

 

沒關係,我們現代人擁有更強大,更厲害的互助團體:

「銀行跟保險公司。」

/tmp/php2LI5uA

銀行跟保險公司

作者研究發現,中國農村的居民普遍都會送禮,每年送禮的開銷占收入比很高。

城市的規模越大,送禮的傾向就越低,每年送禮的開銷占收入比越低。

為什麼會這樣?

原因其實很簡單,因為在過去,農村的金融發展並不發達。

人們需要用錢的時候無法順利找到其他管道,只能依賴身邊的親友提供幫助。

比起跟銀行借錢,更願意找親戚朋友借錢。

 

但是,現代的金融已經非常普及了。

大家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跟銀行貸款,甚至只要手機操作一下就能在線上信貸。

你只需要支付利息,就能從其他人的手上拿到資金。

這比過去還要看別人臉色收禮金來得好多了,至少我們可以靠自己。

 

以前,人們收紅白包是出於分攤互助。

但現在不同了,許多人因為擁有保險,可以透過保險金支付相關費用。

若有投保壽險的保障,舉辦喪禮的時候就不必收白包,欠別人的人情。

 

以喪禮來說,失去家人在精神上的痛苦必定難受,但更糟糕的是經濟上的損失。

如果是家庭支柱身亡,那對整個家庭的財務重建更是雪上加霜。

在過去也許只能依賴白包奠儀這種互助形式,但這畢竟也只是小錢,無法解決問題。

 

但現在保險發展已經很發達了,你不需要再收白包欠人情。

你可以直接透過保險公司這個最大的金融互助會,支付一點保費,加入這個互助團體。

當你平安,把錢交給需要的人。

 

當你不幸,別人也會把錢交給你。

這才是現代化的互助形式。

發生憾事舉辦喪禮,不要再依賴別人了,好好運用保險這個最強大的互助會吧。

/tmp/phpLOIqq1

結論

最後,重點整理:

一、禮金文化,其實是一種隱藏的互助會。


二、禮尚往來背後的邏輯,是我現在幫你,你日後要記得幫我。


三、互助的前提是信任,但因為城市化的發展,這份信任已經漸漸衰退。


四、現代社會的互助轉變為金融,透過銀行跟保險公司,來解決用錢的難題。


五、真正的祝福不應該記在簿子,而是記在心上。

 

以前的紅白包習俗是為了互助,但演變到後來已經成為許多人的負擔。

擔心這個人結婚要包紅包,擔心哪個親戚身故要送白包。

這已經是一種精神上的壓力,而不是像過去真心想幫助別人渡過難關的初衷了。

 

銀行跟保險公司的發展,慢慢改變過去的送禮文化。

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漸漸地不收紅包了,就連一些傳統的家庭在遇到喪禮時也開始提倡不收奠儀。

過去需要禮金的互助,那是迫不得已。

你欠我,我欠你,這反而是一種迫於金錢無奈的人際往來,而非真正的親情友誼。

現代社會的禮金文化,已經從過去的互助形質,慢慢轉變為「真心祝福」了。

 

今天送給親戚朋友禮金,是想送上誠心誠意想祝福。

不需要記載簿子,也不用回送

當你送出禮金的時候,並沒有期望日後能收到回禮,這才做到真心祝福。

 

 

 

延伸閱讀:為什麼印度人要把女兒嫁到遠方?別讓子女為你的不幸買單

 


相關文章:

從大富翁遊戲學習:沒錢,是因為你沒有餘裕

可以借錢投資嗎?貸款之前先問自己這「四個問題」

持有南非幣保單現在虧很多怎麼辦?用機會成本做出更好的選擇

回到首頁: 請點這裡

部落格的使用說明: 請點這裡

歡迎訂閱大仁的 YOUTUBE 頻道


大仁的出版作品:《 淺談保險觀念 

/tmp/phpJVPwFM

你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:

/tmp/phpZTTLPK /tmp/phpWwBfS9 /tmp/phpqESQU8 /tmp/phpk1JiHh

/tmp/phpx9qpNc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